|
|
人地关系系统及其调控 |
左伟1,2, 周慧珍2, 李硕1, 李伟1 |
1.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, 南京 210097;
2.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, 南京 210008 |
|
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UMAN-ENVIRONMENT RELATION SYSTEM CONTROL |
ZUO Wei1,2, ZHOU Hui-zhen2, LI Shuo1, LI Wei1 |
1. Department of Geography,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, Nanjing 210097, China;
2. Nanjing Institute of Soils, Chinese Sciences Academy, Nanjing 210008, China |
引用本文: |
左伟, 周慧珍, 李硕, 李伟. 人地关系系统及其调控[J]. 人文地理, 2001, 16(1): 67-70.
ZUO Wei, ZHOU Hui-zhen, LI Shuo, LI Wei.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UMAN-ENVIRONMENT RELATION SYSTEM CONTROL. HUMAN GEOGRAPHY, 2001, 16(1): 67-70.
|
|
|
|
链接本文: |
http://rwdl.xisu.edu.cn/CN/10.13959/j.issn.1003-2398.2001.01.016 或 http://rwdl.xisu.edu.cn/CN/Y2001/V16/I1/67 |
[1] |
黄晓燕, 甄峰, 曹小曙, 王璐. 基于多维目标的城市宜居交通概念、要素与框架[J]. 人文地理, 2015, 30(5): 77-83. |
[2] |
朱爱琴, 曾菊新, 唐承财, 周勇.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优化调控潜力测评[J]. 人文地理, 2013, 28(5): 69-75. |
[3] |
姚士谋, 李广宇, 燕月, 陈爽, 陈振光. 我国特大城市协调性发展的创新模式探究[J]. 人文地理, 2012, 27(5): 48-53. |
[4] |
马继刚, 宋金平, 张瑞红. 从低碳旅游到洛哈思旅游:可持续旅游理念的又一次深化[J]. 人文地理, 2012, 27(3): 93-97. |
[5] |
林若琪, 蔡运龙. 转型期乡村多功能性及景观重塑[J]. 人文地理, 2012, 27(2): 45-49. |
[6] |
李俊莉, 曹明明.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研究状况及其展望[J]. 人文地理, 2011, 26(1): 66-70. |
[7] |
Philip L. Pearce, 卢欢. 中国旅游业更加可持续的发展:小步伐大策略[J]. 人文地理, 2010, 25(6): 143-145,134. |
[8] |
明庆忠, 陈英, 李庆雷. 低碳旅游: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[J]. 人文地理, 2010, 25(5): 22-26,127. |
[9] |
张秀敏. 旅游业生态计量方法探析[J]. 人文地理, 2009, 24(6): 116-120. |
[10] |
钟声宏, 黄德权. 粤闽赣客家文化生态效应对区域发展的影响[J]. 人文地理, 2009, 24(2): 60-62,89. |
[11] |
沈正平, 韩雪. 江苏省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初探[J]. 人文地理, 2007, 22(6): 47-51. |
[12] |
程励, 李伟, 李晟之. 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小规模控制模式研究[J]. 人文地理, 2007, 22(2): 53-57,67. |
[13] |
崔人元, 霍明远. 创造阶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[J]. 人文地理, 2007, 22(1): 7-11. |
[14] |
高建华, 罗丽丽, 张文信, 毛道云, 张竞竞, 于爱水. 河南省PRED系统分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[J]. 人文地理, 2006, 21(6): 104-107. |
[15] |
冯卫红. 基于人地关系的生态旅游地域系统演变定量分析[J]. 人文地理, 2006, 21(4): 74-78. |
|
|
|
|